姓名:丁超
年龄:28岁
籍贯:湖北襄樊
职务:舒华体育用品湖北总代理
座右铭:爱拼才会赢
最大的心愿:攀登珠穆朗玛峰
1月13日,夜色中的解放大道,车流不息。新华路天安假日酒店旁,舒华体育用品专卖店里,年轻的老板丁超,刚刚开完公司会议。一身休闲装扮,面带微笑,望着窗外灯火阑珊,丁超心中升腾起指挥若定的豪气。
5年前的此刻,丁超还在为工作难找而烦恼。如今,年仅28岁的他已是舒华体育用品的湖北总代理,他被誉为武汉健身器材行业“最黑的黑马”。短短5年,发生了怎样的人生传奇?
》》》寻岗碰壁
“屈就”当起业务员
来自襄樊农村的丁超,能吃苦且颇有经济头脑。
2001年,学英语专业的丁超开始拼命找工作,他想成为外贸公司职员。但社会经验全无,连续两三个月里,丁超四处碰壁。
5月,偶然中,丁超结识福建舒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维健。
张维健邀他去福建工作,成为了舒华公司的一名业务员。公司没有他想象的规模,而且大专毕业的他是这里少有的大学生。“既来之,则安之。”丁超说服自己,并决定静下心来,好好做一番事业。
在公司的一次座谈会上,丁超提出要想公司发展壮大必须细化市场,构建完善的营销网络,这得到老总和同事的一致赞同。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后,公司派丁超负责开辟湖南和湖北两大市场,两省共定下月销售9万元的任务。
》》》稳扎稳打
开辟空白市场
在2001年,我国多数地区的健身器材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。当时,舒华健身器材在湖北市场已有洪山“体育用品大世界”和“黑豹”两家经销商,丁超决定将长沙作为第一站。
那时候,公司每月给他1000元的工资,外加2500元的差旅费。到长沙不久,为尽快接到第一个订单,就中了圈套,被人骗走4000多元。
丁超吸取教训,决定稳扎稳打开辟湖南市场,将建立营销网络当成首要任务。此后,他每天拿着各种资料,跑一个个体育用品商店、健身场所和宾馆酒店,找一个个经销商,向他们推销自己的产品,介绍健身器材投资零风险、起点低、利润高等优势。
头三个月跑下来,毫无业绩。一番奔波后,丁超终于找到一个刚刚入行的健身器材经销老板,采用先“铺底”供货的原则,将对方发展成湖南地区总代理。随后,他又陆续在湖南建立起了5个二级市场销售网点。
网络建起来后,舒华在湖南的销量直线上升。依葫芦画瓢,丁超也在湖北襄樊、十堰、宜昌等地,开辟了自己的营销网络。不到一年时间,舒华在湖南、湖北的销售额超过了30万元。
》》》软硬兼施
激发代理商潜力
经过一年多的打拼,丁超认为销售健身器材是朝阳产业,充满机遇,便想自己创业,他选择了在家乡湖北。
2002年11月,丁超筹到近20万元资金,向公司交了10万元保证金后,拿到了舒华湖北的总代理权。
回汉后,丁超就在京汉大道上开了首家舒华体育用品店。
在接手湖北代理权的同时,丁超也接收了公司将近30万元的欠款。他断然作出大胆决定,“砍下三斧头”:不再给客户铺底,全部现款拿货;存货给予极低的价格,帮助经销商尽快消化;给代理商下达任务,业绩不佳的取消代理权。
这三招可谓“软硬兼施”,既有狠招给予压力,又为对方着想消化库存,极大地激发了经销商和二级代理商的积极性。用了近3个月时间,近20万元的存货全部清空,公司发展渐入佳境,丁超此时才松了口气。到2003年初,丁超就赢利18万元。
》》》重建渠道
把健身器材当普通家电卖
2004年,舒华总公司开始提升品牌,请来跳水名将田亮做形象代言人,并在央视投放大量广告。而近几年,国家推行“全民健身计划”,舒华、万年青、英派斯、好家庭等七八个体育健身器材知名品牌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。
丁超开始着力在全省设立连锁专卖店。很快,丁超投资10余万元在新华路开了第二家专卖店。
随着电动跑步机、电动类健身器材的兴起,丁超觉得它不再是单纯的专业化的体育用品,而是应该当作普通家电一样,步入千家万户。
2004年8月,丁超尝试与家电商家进行合作,推销自己的营销理念,并把他们发展成自己的代理商或经销商。次月,丁超将自己的电动跑步机首次打入大冶中商家电商城,开设了跑步机专区。
随后,丁超又寻找了5个合作伙伴。这些家电商凭借成熟的网络和雄厚的资金,使得丁超的电动健身器材销量迅猛增长。
为让健身器材走入千家万户,每隔一段时间,丁超都会领着员工到市内一些高档小区和大型社区去推销。
2006年9月起,丁超再度将健身器材打入徐东销品茂等武汉大型商场,借此提升品牌知名度。
到目前,丁超已建立起相对完备的销售体系:连锁专卖店10家,全省经营网点50个,遍布十几个地、县市。眼下,投资40万元的武汉体院舒华旗舰店也正在装修筹备当中。
“下一步,我要把专卖店发展到近20家,网络覆盖全省所有二、三级市场,产品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。”丁超这样计划。
|